婚后房产归属判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:
1.夫妻共同财产: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产,若无特殊约定,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。离婚时,通常由双方协议处理,协议不成的,由法院根据财产具体情况,按照照顾子女、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。
2.一方个人财产:如果房产是一方婚前购买且登记在其名下,或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购买并明确只赠与自己子女的,属于该方个人财产,离婚时另一方无权分割。
3.约定财产:夫妻可通过书面约定确定房产归属,该约定具有法律效力,离婚时依约定执行。
需注意,具体案件要综合购房资金来源、登记情况、双方对房产贡献等因素全面判断。
婚后夫妻债务分担遵循以下原则:
1.共同债务共同承担:依据《民法典》,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债务,若无特别约定,一般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,双方需共同偿还。例如,用于家庭日常生活开销所负债务。
2.个人债务个人承担:若债务为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,且债权人不能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、共同生产经营或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,则为个人债务,由负债方自行承担。比如一方未经对方同意,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,其收入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的债务。
3.协议优先:夫妻可对婚后债务分担进行约定,但该约定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。若夫妻间有内部债务分担协议,对外仍需共同承担债务,偿还后可依协议向另一方追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