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情况下,法院在受理起诉后的7日内会决定是否立案。决定立案的,会向原告送达受理案件通知书等相关文书;决定不予立案的,会作出不予受理裁定书并送达原告。
对于被告而言,通常在立案后,法院会按照程序向其送达起诉状副本等法律文书,被告就能知晓被起诉。但送达时间存在不确定性,法院一般会通过直接送达、留置送达、邮寄送达、公告送达等方式进行。如果是直接送达等较常规方式,被告可能较快知道;若是公告送达,时间则会较长,一般要经过60日公告期,公告期满视为送达,被告才能知道被起诉。
起诉后到执行的时间并无固定标准。一般而言,一审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审限是6个月,简易程序是3个月。若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上诉,二审审限通常是3个月。
判决生效后,对方不主动履行义务,当事人可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强制执行。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,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执行。简单案件可能在几个月内执行完毕,复杂案件,比如涉及财产调查、多方协调等,可能耗时更久,甚至数年。其取决于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、执行难度等多种因素。所以难以确切说起诉后多久能执行,只能说整个流程包含审理和执行阶段,各有其法定时间范围,且执行时间受多种变量影响。